■本报综合报道2024年元旦假期,新疆各地持续涌动消费热情,不断刷新消费数据,展现了大街小巷温暖升腾的烟火气,映射出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彰显着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新疆商务部门重点监测的94家商贸流通零售、餐饮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91亿元,同比增长12.1%。“跨年仪式感”引发消费热潮2023年12月31日,夜幕降临,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地标商圈,各类跨年主题活动开启,让追求“跨年...
2024-01-10
本报讯 中国企业承建的乌兹别克斯坦沙尔贡煤矿现代化改造项目日前顺利投产,这是该国首座具有现代化生产能力的井工矿。沙尔贡煤矿地处乌兹别克斯坦苏尔汉河州北部,毗邻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沙尔贡煤矿现代化改造项目由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总承包。项目投产后,沙尔贡煤矿年产能将大幅提升至90万吨,为乌经济发展提供助力。苏尔汉河州州长科西莫夫表示,项目顺利投产,不仅保障了乌国...
2024-01-10
■本报综合报道中国正在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新版图”,出海大势之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但“走了出去”,也悄悄“扎下根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从过去的卖向全球,转向扎根全球。而这场转变,也给海外国家带去了新的机遇和变化。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1月5日,160台苏州金龙海格高端纯电公交出口巴基斯坦交车仪式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据悉,该批订单金额超1.5亿元、总计160辆,是巴基斯坦首次大批量引进纯电公交...
2024-01-10
本报讯 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破冰科考船“极地”号,近日正式出坞,并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承担科考任务。“极地”号船身长89米、宽17.8米,排水量为5600吨,拥有26000公里续航里程,一次补给可以保障全船工作人员在海上生活80天以上。据央视报道,“极地”号破冰科考船最大的亮点是可以搭载国产无人机、无人船以及水下自主机器人等装备,依托我国自主卫星网络系统,形成了空-天-海-冰-潜一...
2024-01-10
本报讯 1月7日至8日,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透露,2023年商务运行总体平稳,国内消费持续恢复,对外贸易回稳提质,利用外资结构优化,对外投资创新发展,多双边经贸合作取得新进展,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作出积极贡献。会议认为,过去一年,商务部门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商务部同各地方各部门紧密...
2024-01-10
本报讯 据国家医保局近日消息,2023年初以来,针对少数企业部分药品垄断控销、虚增成本等问题,国家医保局2023年全年累计约谈企业23家,涉及30个品种,约谈药品平均降价超40%。通过持续强化药品价格常态化监管,国家医保局综合运用监测预警、函询约谈、信用评价、信息披露等手段,有效处置一批通过虚抬原料药价格、倒逼制剂价格上涨等问题。2023年上半年,有关部门发现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涉嫌与武...
2024-01-10
据新华社消息 国家税务总局日前披露相关信息,2023年前11个月,到税务部门新办理税种认定、发票领用、申报纳税等涉税事项的经营主体(以下简称“新办涉税经营主体”)达1515.1万户,同比增长25.4%,两年平均增长11.9%。“涉税经营主体是经济运行的一张‘晴雨表’,也是感知市场温度的敏锐触角。”国家税务总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司司长练奇峰介绍,2023年前11个月新办涉税经营主体中,当年即领用发...
2024-01-10
本报讯 据中国铁路微信公号消息,1月9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2023年,国铁集团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会议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我国经济将持续回升向好,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更为有利,为铁路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会议提出,2024年铁路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铁路安全保持持续稳定;...
2024-01-10
本报讯 据“中国铁路”官方微信12月29日发布的消息,元旦假期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6300万人次。消息显示,铁路元旦小长假运输29日正式启动,自2023年12月29日至2024年1月2日,为期5天,12月30日为客流最高峰,预计发送旅客1500万人次。元旦小长假,旅客出行和重点物资保供需求旺盛,铁路部门将在元旦小长假期间科学安排旅客运输和货运保供,积极提升服务品质,努力满足旅客假日出行需求,...
2024-01-05
本报讯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工信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7年,我国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支撑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指导意见的总体要求是,到2027年,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0%,工业能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3...
2024-01-05
■文/罗 杨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在中国享有崇高的文化地位。她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心理和人文信息,绵延几千年经久不衰,除了她完美的艺术形式集中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外,更主要的则是书法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具有决定和指导的因素。这就是书法的灵魂,灵魂在宗教中认为是离开人体而独立存在的非物质的东西,一旦灵魂离开人的躯体,人即死亡。书法也是这样,如果丢掉了她的灵魂,那么无疑也将面临死亡。什么是书法的...
2024-01-05
■本报撰稿人 张芳烈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提到包括光伏在内的产品,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这是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巨大肯定。作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光伏产业已经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又一个样板。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的光伏产业总产值就已超过1.2万亿元!在“双碳”大趋势下,以光伏、风能为代表的中国“绿电”产业,已经成长为全球范围内增速最快、技术创新最为活跃的新能源产...
2024-01-05
本报讯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2月29日发布消息称,受益于需求端工业、消费等基础领域延续恢复态势,物流需求保持同步扩张,物流行业景气水平企稳向好。1-11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05.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从物流需求指标情况来看,随着政策效力的持续发挥和产业创新动能的不断增强,9月份以来社会物流总额增速连续回升,物流需求总体保持稳定增长,为全年物流运行持续恢复和企稳向好...
2024-01-05
本报讯 据新华社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12月28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保障节日市场供应,将指导各地加大生活必需品货源组织力度,加强产销衔接,丰富商品品种。重点指导甘肃、青海商务主管部门推动地震灾区商业网点加快恢复。将根据低温天气和灾区保供需要,以及市场供需变化,做好肉类等储备商品投放准备。随着元旦、春节临近,居民消费迎来旺季。商务部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数据显示,近期各地批发市场...
2024-01-05
本报讯 国家移民管理局2日消息,今年元旦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查验出入境人员517.9万人次,日均172.6万人次,较2023年元旦假期增长4.7倍,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其中,入境251万人次,出境266.9万人次;查验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20.3万架(艘、列、辆)次,较2023年元旦假期增长1.5倍。按照国家移民管理局统一部署,全国边检机关全警动员、主动作为,提前预测并向社会公布各口岸出...
2024-01-05
本报讯 据文化和旅游部1月3日消息,2024年元旦假期,甘肃省假日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丰富,冰雪游、温泉游、民俗文化游等冬季特色产品成为游客热门选择,全省文化旅游市场整体平稳有序。假日期间,全省共接待游客320万人次,初步测算实现旅游收入19.5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32%和68%,分别达到2019年同期的128%和116%。其中,全省7个5A级旅游景区和敦煌莫高窟共接待游客4.7万人次。六大...
2024-01-05
■本报撰稿人 李 明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文旅市场形势喜人。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元旦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35亿人次,同比增长155.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97.3亿元,同比增长200.7%。和2023年“五一”期间的淄博一样,今年元旦也出现了现象级旅游目的地———哈尔滨。据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供大数据测算,截至元旦假日第3天,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
2024-01-05
■本报撰稿人 丹 丹两千多年前,古老的丝绸之路联接起亚非欧的经济、文化互通与交流;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10年来,中国高铁、中国基建、中国文化……这些中国品牌正逐步走出国门,中国智慧、中国技术、“中国智造”……已经成为推动各国互联互通、闪耀“一带一路”的靓丽“名片”。中国铁路跑出“加速度”10年来,我国大力推动中国高铁“走出...
2024-01-05
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为共建国家促进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了经验和路径,展现出强大生机。十年来,中国相继发布了加强境外项目环境管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促进绿色能源国际合作、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等政策文件,明确了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任务。中国还同共建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
2024-01-05
■文/陈宗荣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中国建设发展辉煌成就的一个典型缩影,是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屋脊上创造的人类发展奇迹。可境外一些势力和达赖集团,不但对西藏发生这样的人类发展奇迹熟视无睹、充耳不闻,还无所不用其极地诬蔑攻击中国的涉藏政策,无论中国在西藏做了多少工作、付出了多大努力,都会被他们说得一无是处。其中就涉及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以什么样的价值观看待西藏发展的问题。对于同一件事情,立场不同、...
2024-01-05
...
...
共92页
到第
热门阅读
最新推荐
2025-08-04
2025-08-01
2025-08-01
2025-07-31